职工加班少了,收入反倒增加了
日期:05-17 来源:未知一年前,和有些企业一样,“职工抱怨加班多,企业留不住人”。这种状况困扰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的伊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伊顿常州工厂)。
如今,职工抱怨加班的声音在伊顿常州工厂几乎消失了。这种变化,源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。
2022年,常州市天宁区总工会将伊顿常州工厂定位为首批“产改”试点企业,实行“一企一策”,每家试点企业确定一项“产改”重点课题谋划推进。
伊顿常州工厂将“一线产业工人的权益维护”确定为重点课题,将突破口聚焦到改革薪酬体系。
伊顿常州工厂是伊顿电气集团在大中华区的29家工厂之一。作为一家外资企业,以前,职工每月收入由基本工资和浮动部分组成,浮动部分主要为月奖和加班费,其中月奖占比较少,重头在加班费。
“加班费是根据加班时间来定的。”伊顿常州工厂人力资源部经理张清说,这种薪酬体系造成职工加班成为常态,工作效率却被忽略了。2021年,工厂产能达到了历史新高,但一线职工的流失率也始终居高不下。
为了将“产改”落到实处,伊顿常州工厂提出对一线职工的奖金政策进行优化,改变过去以加班时间来定加班费的通行做法,转而以实际产出来确定奖金,“不提倡加班”。
“新政”得到了集团总部的支持,2022年4月率先在成套车间实行。
“一开始,我对‘新政’也有怀疑,但实践下来,加班少了,收入真的多了。”成套车间接线组组长巢瑛在工厂工作已有26年,她与组员捆绑考核,大家团结合作,优化工序,实现高效生产。
试点不到6个月,就有了喜人的变化:职工平均加班时间降了50%,人均效益增长了25%,人均月收入增加了700多元。
于是,“新政”面向所有车间推开。250多位一线职工依据工作实绩,对自己当天或当月的产出进行准确计算,多劳多得。
巢瑛说,大家的心态也变了,由“为企业工作”变成“为自己工作”,“过去推脱,现在抢活干”。
加班少了,效率高了。“最明显的是职工流失率大大降低。”张清说,加班管控、效率提升已成为伊顿常州工厂的竞争优势,今年以来,集团已有6家兄弟工厂前来取经。
上一篇:买二等座非要坐一等座,规则意识去哪儿了
下一篇:诺奖得主丁肇中:中国科学家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实验物理
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、由企业负责,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,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。提醒:网上交易有风险,线下交易需谨慎!